《皇太妃阁五首》 苏轼

宋代   苏轼
雨细方梅夏,风高已麦秋。
应怜百花尽,绿叶暗红榴。

《皇太妃阁五首》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雨细方梅夏,风高已麦秋的景象,表达了对百花凋谢和秋天来临的感叹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雨细方梅夏,
细雨轻柔地洒落在初夏的花朵上,
风高已麦秋。
秋风凛冽,稻谷已经金黄成熟。

应怜百花尽,
应该怜惜百花都凋谢殆尽,
绿叶暗红榴。
绿叶逐渐转为暗红色,像是藏着红石榴一般。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雨细方梅夏和风高已麦秋的景象,展现了季节交替的变化。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雨滴轻柔地洒落在初夏的花朵上,以及秋风凛冽、稻谷金黄成熟的景象,传递出对时间流转的感慨。诗中的“应怜百花尽”暗示了百花凋谢的无奈,暗红的绿叶象征着秋天的到来。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对于季节变化和生命流逝的深切感受。

这首诗词的赏析在于苏轼巧妙地运用了细腻的描写手法,通过对自然景象的刻画,表达了人们对于岁月流逝和生命的思考。同时,诗词所描绘的季节交替和花朵凋谢的景象,也可以引发读者对于光阴易逝和生命短暂的反思。整首诗词以简短的文字传递出深刻的意境,展示了苏轼细腻而敏锐的感受力,使读者在欣赏中感受到岁月的变迁和生命的脆弱。

* 翻译、赏析和诗意的内容仅供参考

《皇太妃阁五首》苏轼 拼音读音参考

huáng tài fēi gé wǔ shǒu
皇太妃阁五首

yǔ xì fāng méi xià, fēng gāo yǐ mài qiū.
雨细方梅夏,风高已麦秋。
yīng lián bǎi huā jǐn, lǜ yè àn hóng liú.
应怜百花尽,绿叶暗红榴。

分类:宋代